我市聚焦“林下生金”推动生态富民
我市坚持生态保护、产业发展齐头并进,因地制宜推动林下经济发展,拓宽林农致富路。1-9月,全市累计林下发展面积100.11万亩,产值13.84亿元,同比增长4.7%。
创新共富机制。探索“两入股两收益”利益联结机制,构建“公司+合作社+基地+农户”共同富裕共同体,发挥龙头企业、林业大户技术、平台、渠道等优势,通过土地流转、劳务参与、认种认养等方式带动农户赚租金、得薪金。目前,全市建立林下经济农民合作社191家,带动农户6万余人次,人均年增收可达1.74万元左右。
推动产业融合。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,按照“长短结合、以短养长”发展思路,因地制宜规划林下经济发展方向,大力推广林下种植、林下养殖、林产品采集加工、森林景观利用等经营模式,鼓励发展“林业+”旅游、科普、康养等新业态。1-9月份,全市完成林下种植38万亩、产值1.79亿元,林下养殖20.86万亩、产值1.64亿元,林产品加工采集17.75万亩、产值3.46亿元,森林景观利用林地面积23.5万亩、产值6.95亿元,新申报省级森林康养基地3处。
强化科技支撑。依托全国最大人工麻栎林资源优势,加大与中国林科院、安农大等科研院校合作,建立省级麻栎产业技术研发中心、菌种和产品研发中心,培育和推广本土麻栎专用型香菇3个,引进特色珍稀菇品种2个,新品种亩产提高15%左右。常态化开展“遍访林企 助企纾困”及林业科技特派员服务强林行动,抽调100余名林业技术骨干深入一线进行技术指导,帮助解决各类林业技术难题400余个。